最近銷售數量 : 74 筆 庫存:54 本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個人所得稅基本稅制概述 / 1
一、征稅項目 / 1
(一)征稅項目具體范圍的界定 / 1
(二)境內所得與境外所得的界定 / 2
1. 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界定 / 2
2. 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判斷要點及案例分析 / 4
【案例 1-1】來源于中國境內或境外所得的判斷 / 4
二、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 5
(一)納稅人的基本規定 / 5
1. 什么是居民個人 / 5
2. 什么是非居民個人 / 5?
【案例 1-2】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的判斷 / 6
(二)扣繳義務人的基本規定 / 7
1. 扣繳義務人的一般情形 / 7
2. 扣繳義務人的特殊情形 / 7
3. 代扣代繳手續費的規定 / 9
三、各項所得的計稅方法 / 9
(一)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的計稅方法 / 9
1. 適用稅率 / 9
2. 應納稅額的計算 / 9?
【案例 1-3】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的應納稅額計算 / 10
(二)非居民個人四項所得的計稅方法 / 12
1. 適用稅率 / 12
2. 應納稅額的計算 / 12?
【案例 1-4】非居民個人四項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 13
(三)經營所得的計稅方法 / 14
1. 適用稅率 / 14
2. 應納稅額的計算 / 14?
【案例 1-5】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 15
(四)其他分類所得的計稅方法 / 16
1. 財產租賃所得的計稅方法 / 16
【案例 1-6】財產租賃所得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 17
2. 財產轉讓所得的計稅方法 / 17?
3.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的計稅方法 / 18?
4. 偶然所得的計稅方法 / 18
【案例 1-7】其他分類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 19
四、納稅申報 / 19
(一)扣繳義務人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 19
1. 基本規定 / 19
2. 具體操作辦法 / 20
(二)個人自行申報 / 21
1. 個人自行申報的范圍及申報期限 / 21
2. 個人自行申報的操作要點 / 22
五、納稅地點 / 24
(一)扣繳義務人的申報地點 / 24
1. 一般規定 / 24
2. 特殊規定 / 24
(二)個人自行申報的納稅地點 / 25
1.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申報地點 / 25?
2. 居民個人取得境外所得的申報地點 / 25?
3. 非居民個人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申報地點 / 25?
4. 非居民個人取得四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申報地點 / 25
5. 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的申報地點 / 26?
6. 納稅人取得其他分類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申報地點 / 26
7. 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的申報地點 / 26
六、減免稅 / 26
(一)法定免稅所得 / 26
(二)法定減征所得 / 27
(三)文件減免 / 28
第二章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申報 / 30
一、專項附加扣除基本規定 / 30
(一)專項附加扣除對象和扣除規則 / 30
1. 專項附加扣除的對象 / 30?
2. 專項附加扣除的規則 / 31?
3. 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基本規定 / 31
(二)專項附加扣除具體范圍和標準 / 31
1. 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 31?
2. 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 32?
3. 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 / 33
4. 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 34
5. 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 / 35
6. 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 / 36
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操作流程 / 37
(一)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辦理環節 / 37
1. 工資、薪金所得辦理預扣預繳時扣除 / 37
2. 綜合所得、經營所得辦理匯算清繳時扣除 / 37
(二)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操作步驟 / 38
1. 納稅人獲取《扣除信息表》 / 38
2. 納稅人填寫《扣除信息表》 / 38
3. 納稅人報送《扣除信息表》 / 39
4. 扣繳義務人或稅務機關辦理 / 39
(三)專項附加扣除的信息報送要求 / 40?
1. 首次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信息填報要求 / 40
2. 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后續填報要求 / 40
(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填報案例分析 / 41
1. 基礎信息的填報 / 41
【案例 2-1】基礎信息的填寫 / 41?
2. 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填報 / 42
【案例 2-2】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 42
3. 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填報 / 44
【案例 2-3】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 44
4. 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的填報 / 46
【案例 2-4】婚前一方發生住房貸款利息的扣除 / 46
5. 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的填報 / 48
【案例 2-5】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 48
6. 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的填報 / 50
【案例 2-6】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 / 50
7. 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的填報 / 52
【案例 2-7】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 / 52
第三章 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納稅申報 / 60
一、基本規定 / 60
(一)年度內,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申報 / 61
(二)年度終了后,居民個人匯算清繳申報 / 61
二、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申報操作方法 / 61
(一)預扣預繳申報基本規定 / 61
1. 預扣預繳申報方式 / 61
2. 預扣預繳申報流程 / 62
3. 預扣預繳注意事項 / 63
(二)正常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申報 / 63
1. 累計預扣法的基本步驟 / 63
2. 工資、薪金所得全員全額申報的方法 / 65
【案例 3-1】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申報 / 65
(三)其他三項綜合所得的預扣預繳申報 / 68?
1. 預扣預繳應納稅額的計算 / 68?
2. 其他三項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的填報案例分析 / 70
【案例 3-2】其他三項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申報 / 70 (四)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傭金的預扣預繳申報 / 72
1. 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傭金收入預扣預繳稅額的計算 / 72
2. 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傭金收入預扣預繳填報案例分析 / 73
【案例 3-3】保險營銷員預扣預繳申報 / 73
三、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申報 / 75
(一)年度匯算的內容 / 75?
1. 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的概念 / 75?
2. 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應補(退)稅額的計算方法 / 76
【案例 3-4】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的稅款計算 / 76
3. 年度匯算的時限 / 77?
4. 年度匯算,可繼續享受的稅前扣除 / 77?
5. 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的注意事項 / 77
(二)需要或無須辦理匯算清繳情形 / 78?
1. 無須辦理年度匯算的納稅人 / 78?
2. 需要辦理年度匯算的納稅人 / 79?
3. 查詢全年綜合所得收入的渠道 / 80?
4. 非居民個人“變”居民個人需要年度匯算的情形 / 81
(三)年度匯算的辦理方式和辦理渠道 / 81
1. 年度匯算的辦理方式 / 81?
2. 年度匯算辦理的三種渠道 / 82
(四)接受年度匯算申報的稅務機關如何確定 / 82?
1. 負責接受納稅人年度匯算申報的稅務機關 / 82?
2. 納稅人未辦理年度匯算,主管稅務機關如何確定 / 83
(五)年度匯算如何進行退稅、補稅 / 83?
1. 年度匯算如何退稅 / 83?
2. 年度匯算如何補稅 / 84?
3. 年度匯算申報表的填報案例分析 / 84
【案例 3-5】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申報 / 84
(六)申報信息及資料留存 / 89
1. 申報信息 / 89
2. 資料留存 / 90
四、特殊一次性工薪收入的納稅申報操作方法 / 90
(一)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納稅申報 / 90
1. 政策規定 / 90
2. 扣繳申報表的填報方法 / 91?
【案例 3-6】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選擇單獨計算的申報 / 91
(二)央企負責人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收入和任期獎勵的納稅申報 / 92
1. 政策規定 / 92
2. 扣繳申報表的填報方法 / 92?
【案例 3-7】央企負責人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收入的單獨計算申報 / 92
(三)單位向個人低價售房的扣繳申報 / 93
1. 政策規定 / 93
2. 扣繳申報表的填報方法 / 94?
【案例 3-8】單位向個人低價售房的扣繳申報 / 94
(四)解除勞動關系一次性補償收入的扣繳申報 / 95
1. 政策規定 / 95
2. 扣繳申報表的填報方法 / 95?
【案例 3-9】解除勞動關系一次性補償收入的扣繳申報 / 95
3. 申報注意事項 / 96
(五)提前退休一次性收入的扣繳申報 / 96
1. 政策規定 / 96
2. 扣繳申報表的填報方法 / 97?
【案例 3-10】提前退休一次性收入的扣繳申報 / 97
3. 申報注意事項 / 97
(六)內部退養一次性收入的扣繳申報 / 97
1. 政策規定 / 97
2. 扣繳申報表的填報方法 / 98?
【案例 3-11】內部退養一次性收入的扣繳申報 / 98
3. 申報注意事項 / 99
(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收入的扣繳申報 / 99
1. 政策規定 / 99
2. 扣繳申報表填報案例 / 100?
【案例 3-12】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收入的扣繳申報 / 100
(八)個人領取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扣繳申報 / 101
1. 政策規定 / 101
2. 扣繳申報表的填報方法 / 102?
【案例 3-13】個人領取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扣繳申報 / 102
(九)個人領取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險的扣繳申報 / 102
1. 政策規定 / 102
2. 保險機構扣繳申報表的填報方法 / 103?
【案例 3-14】個人領取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險的扣繳申報 / 103
……
自2019 年1 月1 日起,我國個人所得稅開始實施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新稅制,并提高減除費用標準,擴大中低檔稅率級距,新設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推進部門共治共管,建立了代扣代繳與自行申報并重的征管模式,一方面讓廣大納稅人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改革的紅利,另一方面構建了以高收入人群為重點的稅收管理體系,充分體現了個人所得稅法的立法精神。
2020 年3 月1 日至6 月30 日,是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以后第一個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期和第一個居民個人境外所得自行申報期。在此之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一系列落實新個人所得稅法的具體政策和操作辦法。如何理解新政策,用好新政策,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我和肖亮華在2019 年編寫《一本書看透個人所得稅》的時候,就商量好在該書政策解讀、案例分析的基礎上,再從申報表填報的角度,編寫一本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配套用書。編寫這樣一本書,一方面,可以讓讀者在個人所得稅知識的學習上更加全面化和系統化;另一方面,可以使長期在個人所得稅一線工作的我們,在分享知識經驗和實現個人價值上,更加圓滿一些。
六個多月來,我們常常在縝密的思考和熱烈的討論后,滿腔熱情、通宵達旦地完成各自的編寫任務,還不厭其煩地將案例數據在申報系統中測試了一遍又一遍,終于將本書編寫完成,使之與廣大讀者見面。本書具備以下三大鮮明特色。
一是注重內容翔實。個人所得稅稅收政策涉及面廣,如何使復雜交織的納稅實務得以清晰全面的呈現?本書采用分類編寫方法,詳細地介紹各項所得的納稅申報知識。從納稅人群來看,本書不僅涉及中國個人,還涉及外籍個人;從納稅人身份來看,本書不僅涉及居民個人,還涉及非居民個人;從所得來源來看,本書不僅涉及境內所得,還涉及境外所得;從申報環節來看,本書不僅涉及納稅人的自行申報,還涉及扣繳義務人的扣繳申報……這樣一來,本書可以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導讀者準確適用稅收政策,依法進行納稅申報。
二是注重實務操作。個人所得稅稅收政策理論性強,如何使晦澀難懂的高深理論得到通俗易懂的表述?本書采用實戰思維方式,緊扣納稅申報主線,對稅收政策基本規定只做了簡明扼要的介紹,對納稅申報表填報用例的編寫,則用了大量筆墨。我們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步解析,引導讀者領悟稅收政策,學會稅款計算,掌握申報表填報方法。另外,本書還特別用逾4.6 萬字的篇幅來詳細介紹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客戶端、手機App 端、網頁Web 端、年度匯算集中申報端、年度匯算委托申報端的操作流程,引導讀者充分適應新個人所得稅申報渠道的多元化、信息化、便捷化特點。
三是注重難點突破。個人所得稅稅收政策難點業務多,如何使困擾實踐的納稅難題得以簡潔有效的解決?本書將復雜而特殊的納稅申報業務,層層分解成多個業務較為簡單的模塊,將大填報案例分割成相互獨立但又密切聯系的小填報案例,從而使九項特殊工資薪金所得、保險營銷員傭金所得、居民個人境外所得、個人合伙人經營所得公益捐贈扣除、個人創投投資額抵免、無住所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非居民個人轉換為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等納稅申報難點業務變得簡單易行。
將枯燥的政策理論轉化為鮮活的稅收實務,更好地指導稅收實踐,是本書編寫的宗旨和我們創作的初心,真心期待本書能為您帶來有益的閱讀體驗,成為您學習個人所得稅業務的必備工具書!
本書的相關政策更新至2020 年4 月18 日,此后肯定還會有不少配套稅制改革的政策出臺,屆時歡迎廣大讀者與我們進行交流和討論。本書在定稿之前進行了多次審校和修改,但由于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有錯漏之處,真誠希望讀者給予批評和指正,我的聯系郵箱是392784985@qq.com,微信號為ytxiaoe6669。
作者代表 計敏